献身安监保平安——汕头市龙湖区安监局干部项德启先进事迹
2012-10-12
厚于德忠于使命,帮助企业消灾除难
2006年,台风“珍珠”袭击汕头,龙湖区外砂镇内一家企业厂区进水,里面堆放着几十吨保险粉,若是遇水会发生强烈反应并燃烧,释放出有毒气体,后果不堪设想。
当天晚上9时,项德启获悉险情后,趟着齐腰深的水走了一个多小时赶到安监局。暴雨一直下个不停,由于积水太深,到了安监局后,车和人都没办法出去。项德启电话指导企业先将低处的保险粉转移。风势变小后,项德启和同事抓紧时间驱车到了外砂镇,一起协助企业把保险粉转移到安全的位置,避免了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项德启说:“每消除一个事故隐患,就像救人一命。安监工作说到底是为人消灾积德的事,挺光荣的。我越来越喜欢这个看似不起眼却意义重大的职业,只要还能活下去,我就会全心全意把这项工作做好。”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灾难却降临到了这个为民消灾人的头上。2009年8月,项德启被医院查出患有胃癌。获悉病情后,项德启心情异常复杂。在家里,项德启排行最末,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多年前,项德启的哥哥突然去世,给父母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他无法想像,如果年迈的父母再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将是一种什么结果。“上有老下有小,这个家离不开我。”项德启说,“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于是,他积极配合治疗,接受手术,“就当作再一次在海上搏击风浪吧”。经过一场大型手术,项德启的胃部被切除了三分之二。之后,他先后做了9次化疗,为了巩固化疗效果,他比普通人多做了3次。化疗时,他全身反应剧烈,异常痛苦,这种剧痛是常人难以想像的。但项德启咬着牙,硬是坚持了下来。
治疗期间,医生叮嘱他好好休息,不能劳累,否则极易复发。可是他想到,单位人手少、任务重,危险化学品监管专业性强,难以找到人手,项德启主动为单位分忧,每次化疗后不顾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劝说,忍着化疗后痛苦的生理反应,立即返回工作岗位,下基层,查隐患,用一名共产党员坚韧不拔的意志,执著地履行着安全卫士的神圣职责。
项德启同志廉洁自律,不殉私情。他有兄弟姐妹4个。哥哥因病英年早逝,两个姐姐远嫁他乡,远在老家年近八旬的父母还在悉心照料一百岁祖母的起居饮食。他爱人2008年下岗后一直在家待业,带着多病的身体靠做点潮绣补贴家用。上大学的女儿也积极参与勤工俭学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但项德启同志守得住清贫,在日常执法工作中,始终以国家和群众利益为重,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拿人家的东西手短,如果你拿了人家的东西,那整改指令书还能发得出去吗?”项德启铁面无私的作风,企业都十分了解。他坚持公正公平、从不搞特殊,从不为亲属朋友走后门,从不谋取私利。
对他自己的现状,他感恩知足。他说:“组织上已经很关心我了,不能再给组织添麻烦”,“2003年,部队安排房子,象我正营职的级别本来是轮不到的,但照顾我是”老海岛“,给我安排了房子。转业时,组织还给了安置费,这已经很好了,我知足了!”
诚于信坚持原则,严格监管不含糊
项德启同志对企业严格监管、坚持原则、铁面无私。“说起老项,他这个人原则性比较强,对工作较真儿。他经常和同事顶着高温,开着一辆破旧的车前来巡查,每一次都亲力亲为,一处死角都不放过。”汉高公司汕头生产基地的安全经理小陈说。
龙湖区有一家德国知名企业,是个纳税大户。项德启同志在例行安全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临时仓库与甲类生产车间之间按规范规定的距离差了0.5米,并且在其生产车间里划分了一个周转仓,这与技术规范的规定打了“擦边球”。虽说只有0.5米之差,但也埋下了安全隐患。项德启认真对照规范要求,找出问题所在,认为一定要整改,否则迟早会出事。项德启向从德国派来的企业管理人员耐心解释,要求其向公司高层反映情况,及时整改。一开始,该企业想不通,认为要是改建,势必影响生产,这笔资金谁来买单?在法规面前,在项德启细致耐心的说服下,该企业高层权衡利弊,最终投入500多万元,修建了一个符合规范要求的危化品大型仓库和埋地罐。该企业的德国老板对项德启坚持原则的作风十分佩服,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对项德启的“挑刺儿”表示很满意。这件事情对其他企业有很大触动。区内其他危化品生产企业相继行动起来,有2家完成了配用危化品仓库建设。
2010年,项德启同志和同事巡查一家油墨企业时,发现该企业甲类仓库的安全距离似乎不太对。为准确起见,他找来皮尺,顶着烈日测量,结果证实了问题。但该企业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无法立即落实整改。为此,企业想尽了办法,走了各种关系,想让区安全监管局通融一下。但项德启同志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坚持依法依规,在逐级向上汇报并经同意后,最终吊销了企业的生产许可证。企业没办法,最后只能在远离居民区的工业园异地重建。
2010年3月,中国碧辟石油有限公司汕头分公司刚刚营业。回想起初次来油站采访的项德启,油站曾经理说:“老项来检查时细化到对人工数清点、加油时附近摩托车有没熄火、设备机油的动态、文档记录等事项。有时我们文件记录不详细,他就会多嘱咐几句。”曾经理表示,开始并不理解,甚至觉得老项啰嗦。后来两年多的相处,老项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油站的尊重。
“老项一个月没事就会转过来几次,常常询问我们有什么需要支持的。”曾经理说,想想老项身体力行真是为了企业好。有次,油站有顾客在加油时打手机,员工上前阻止,该顾客还大吵大闹。这一幕被正在做例行检查的项德启看到了,他马上过去耐心地去做协调、解释,很快平复了顾客的情绪,为油站的正常运转解围。
谈到项德启的病情,油站的工作人员都说,起初根本不知道他是一个癌症病人,因为他并没耽误过一次对油站的例行检查,也从没主动提过自己的病情。
曾经理说,老项深深感动了我们,随后我立即把事迹在开周会的时候拿给油站的同事分享,学习他的精神。现在,油站人员已经和老项非常熟悉了,常亲切地叫“项大哥”。但大家说,工作上他仍坚守严格性,没有私心。
受项德启同志的事迹感召,为进一步推进安监队伍高效廉洁执法。据了解,汕头市安监局今年2月印发《关于实行行政服务“一表一书一卡”制度进一步规范安全监管工作程序的通知》,随后“三个一”制度在全市安监系统大力推广。据统计,上半年安监系统发放给基层、企业和群众“回执卡”1678份,从回寄的“回执卡”反馈情况看,96.8%对汕头安监系统的廉洁高效服务行为给予了认同和肯定,先后有10家企业送来锦旗或牌匾致谢。
敏于行实干苦干,连续六年监管企业无失误
2005年12月,项德启转业到汕头市龙湖区安监局工作。相比21年的部队生涯,转业到龙湖区安监部门工作,对项德启来说,从管理70多人的部队负责人变成了仅有10人单位的普通新兵,没有心理落差。“没有工作压力是假的,但对我来说也确实是一个新的转折、新的挑战。”项德启暗暗下定决心,从一个安全生产新兵当起。凭借着在部队里练就的坚毅和刻苦,他全力投入到安监工作上。
安全监管工作涉及面广、法律法规多,摊子大、专业性强,没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和广博的专业知识,很难胜任。半路出家的项德启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非常刻苦,下班后,他总是加班加点,大清早他已在办公桌边埋头苦读。他对行业法规的积累特别执着,对常用的法律法规,项德启反复钻研、运用自如,有的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对不常见的法规制度,也认真研究探讨。对一些事故调查,涉及很多领域和各种法规,需要安监人员认真学习琢磨,他便不厌其烦地查阅各种资料,做直到准确无误。每当到企业检查,看到好的规章制度和法规标准,都如获至宝,带回来细细揣摩。同时,他也十分重视到基层企业调研和学习,了解监管对象的情况。2007年和2010年他先后两次到全区上百个街道(镇)、企业和区有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查找龙湖区安全生产工作的薄弱环节,撰写了具有参考价值的《龙湖区安全生产工作调查报告》,提出了切合龙湖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际的思路和措施。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项德启很快成为了单位里的业务骨干。
项德启的工作是负责辖区内危险化学品企业的日常监管,他把40多家企业的安全监管当做头等大事,严格监管,精细监管,丝毫不放过任何安全细节。前些年,安监局是刚从经贸部门新独立出来的职能部门,很多企业对安监局不了解,对安全生产也不重视,有时发现安全隐患要求企业整改,还有抵触情绪。作为安全生产一线监管人员,项德启不仅手勤,还脚勤、腿勤,一有时间就跑企业,和企业负责人促膝长谈,讲法律,讲政策,讲事故案例,答疑解惑,通过长期工作与企业交朋友,做企业的贴心人,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取得他们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理解和重视。在龙湖区的危化品企业,只要一提项德启,企业的人都会说“那是我们的老朋友”。项德启说:“我们跑企业,就想让企业明白一个道理,安全生产无小事,平安是福。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就要从每一个安全细节做起,确保万无一失。”手术后2年来,项德启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和精力参与打击违反安全生产活动200多次,参加事故调查、行政处罚20余次,并加班加点修订许可审批办事指南20余份。在近几年的安全生产许可审批、重大危险源备案等工作中,从未出现过纰漏。在日常安全检查中,他严格细致地为企业指出问题,认真地为企业整改出谋献策,既坚持了工作原则,体现了严格监管,同时又服务了企业,得到企业的理解和好评。6年多来,项德启主办下达近300份限期整改指令书,吊销了3家从事危化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证,责令5家企业进行改建,他和同事们为龙湖区辖区内40多家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连续6年实现“零事故”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对于项德启的坚持,很多同事表示不理解,他们极力劝说他多休息,但他却认为:“工作是一个人的需求,也是精神寄托。没有工作,人就会觉得空虚,身体更容易垮掉,安监工作是为社会消灾除难、行善积德,我乐在其中。”广东省安全监管局局长杨富深怀感触地写下了:“平凡的人,不平凡的精神;平常的岗位,做出不平常的事迹!感人,亦感叹!向项德启同志学习,向项德启同志致敬!”的感言。(报综)——龙湖区安监局干部项德启先进事迹
厚于德忠于使命,帮助企业消灾除难
2006年,台风“珍珠”袭击汕头,龙湖区外砂镇内一家企业厂区进水,里面堆放着几十吨保险粉,若是遇水会发生强烈反应并燃烧,释放出有毒气体,后果不堪设想。
当天晚上9时,项德启获悉险情后,趟着齐腰深的水走了一个多小时赶到安监局。暴雨一直下个不停,由于积水太深,到了安监局后,车和人都没办法出去。项德启电话指导企业先将低处的保险粉转移。风势变小后,项德启和同事抓紧时间驱车到了外砂镇,一起协助企业把保险粉转移到安全的位置,避免了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项德启说:“每消除一个事故隐患,就像救人一命。安监工作说到底是为人消灾积德的事,挺光荣的。我越来越喜欢这个看似不起眼却意义重大的职业,只要还能活下去,我就会全心全意把这项工作做好。”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灾难却降临到了这个为民消灾人的头上。2009年8月,项德启被医院查出患有胃癌。获悉病情后,项德启心情异常复杂。在家里,项德启排行最末,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多年前,项德启的哥哥突然去世,给父母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他无法想像,如果年迈的父母再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将是一种什么结果。“上有老下有小,这个家离不开我。”项德启说,“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于是,他积极配合治疗,接受手术,“就当作再一次在海上搏击风浪吧”。经过一场大型手术,项德启的胃部被切除了三分之二。之后,他先后做了9次化疗,为了巩固化疗效果,他比普通人多做了3次。化疗时,他全身反应剧烈,异常痛苦,这种剧痛是常人难以想像的。但项德启咬着牙,硬是坚持了下来。
治疗期间,医生叮嘱他好好休息,不能劳累,否则极易复发。可是他想到,单位人手少、任务重,危险化学品监管专业性强,难以找到人手,项德启主动为单位分忧,每次化疗后不顾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劝说,忍着化疗后痛苦的生理反应,立即返回工作岗位,下基层,查隐患,用一名共产党员坚韧不拔的意志,执著地履行着安全卫士的神圣职责。
项德启同志廉洁自律,不殉私情。他有兄弟姐妹4个。哥哥因病英年早逝,两个姐姐远嫁他乡,远在老家年近八旬的父母还在悉心照料一百岁祖母的起居饮食。他爱人2008年下岗后一直在家待业,带着多病的身体靠做点潮绣补贴家用。上大学的女儿也积极参与勤工俭学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但项德启同志守得住清贫,在日常执法工作中,始终以国家和群众利益为重,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拿人家的东西手短,如果你拿了人家的东西,那整改指令书还能发得出去吗?”项德启铁面无私的作风,企业都十分了解。他坚持公正公平、从不搞特殊,从不为亲属朋友走后门,从不谋取私利。
对他自己的现状,他感恩知足。他说:“组织上已经很关心我了,不能再给组织添麻烦”,“2003年,部队安排房子,象我正营职的级别本来是轮不到的,但照顾我是”老海岛“,给我安排了房子。转业时,组织还给了安置费,这已经很好了,我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