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都市报】张婵英抱病坚守教育一线
2014-12-22
	
张(婵英被夸为“五好人  郑雯佳 摄)
“张婵英老师真的是我们大家心目中的‘五好人’——好老师、好同事、好妻子、好媳妇、好妈妈……”日前,当记者来到东厦小学寻访“身边的感人故事”女主角张婵英时,接待我们的学校领导颇为自豪地如是说。
在学校的小会议室,记者眼前的张婵英老师亲切和蔼,一张红扑扑的圆脸,一双笑咪咪的眼睛,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从汕头中师毕业的她,在东厦小学讲台已经站了24个年头,她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了如指掌,每天迎着朝霞进课室,踏着余晖返回家,熟悉的校园,熟悉的景色,不知不觉中成为张老师生命中最靓丽的风景。
张老师说,这份特别的教育情愫,从她3年前被查出自身免疫系统紊乱疾患后,感受更加炽热。那是2011年初,张婵英虽然时任学校教导处副主任,但延续学校的工作传统,她仍坚守在教学一线,承担着一个6年级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当时,她的孩子又恰巧即将参加中考,家里还有90多岁的太婆婆、70多岁的家翁家婆要照顾,张老师每天都忙得团团转。
3月份,再忙也整天乐呵呵的她,连续多天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每天清晨起床,手、脚和脸都浮肿得像换了一人,站着讲课,关节隐隐疼痛,还伴随着胸闷、胘晕的感觉,同事劝她请假,但张老师说,现在正是毕业班学生紧张复习阶段,我先吃一吃中药,挺一挺就过去了,不能耽误工作。随后一个多月,她每天一边熬药、吃药,一边忍着病痛坚持上班,没请过一天假,没缺过一节课。后来,因病情未见好转,她不得不到医院检查,并确诊患上自身免疫系统紊乱疾病。医生告诉她,这种病可大可小,如不及时治疗的话,会影响肾脏、肝脏的功能,尤其要避免太过疲劳,否则容易诱发病情加重,建议她请假休息。亲朋好友也都要她向单位请假回家休养。但张老师说,“我得把这届毕业生教好送上初中才安心。”她劝慰家人,只要自己调整好心态,就一定可以战胜病魔。
治疗初期,张老师每天得吃40颗药片、每半个月还要到医院抽血化验。但她却只请求学校领导同意,让她每天休半天假治病。后来,因治疗需要,她每月得到广州看病。她就利用双休日,乘坐夜班车往返广州、汕头。好几次,她把学生试卷捎带在身,利用乘车的时间批改试卷,以保证及时把试卷发回给学生。星期一早晨,她又笑容可掬地出现在校园,值班、上课、搞教研,一件事都没拉下。她总是对知情的少数同事、亲朋好友说,“我不能因为生病而拖累大家,自己能做的事还是要自己做。”东厦小学的校领导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张婵英老师无论多忙多累,对同事总是乐呵呵的,从没跟同事红过脸,就像宽厚可亲的邻家大姐。学校的林副校长跟张老师的婆家是同村乡亲,他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张老师对婆家人照顾细致入微,妯娌和睦相处,是乡亲们啧啧称道的好媳妇。张老师的孩子,懂事又有礼貌,学习成绩优良,是我市一所国家级示范性学校的学生。
尽管大家都夸张老师是好老师、好同事、好妻子、好媳妇、好妈妈的“五好人”,但谦逊的张老师却说,自己很感恩、很幸福,因为有一个团结和谐的工作单位;因为有一个宽容体贴的家庭港湾;因为拥有一份甜蜜幸福的教育事业。现在她什么都不缺。每天早晨,当她站在学校操场,看着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一天一天地茁壮成长,她的心里比喝了蜜还甜,病痛也仿佛减轻了许多。在她的心底,校园就是她温暖而幸福的精神家园。(记者 肖彤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