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日报】7年累计志愿服务逾2200小时,存心义工协会副会长方秀华
2014-12-29
付出真心 收获感动
出生于1972年的方秀华曾经是一所家教园的辅导老师,自从2007年加入存心义工协会以后,她多了一个令她引以为傲的身份——义工。她把工作之余的时间都花在了志愿服务上,7年累积服务时间达2200小时以上,成为义工队中的优秀义工楷模。方秀华是用自己的全身心在做公益,因为她有一个简单的梦想:利用工作之余的空闲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以身作则来影响身边的亲朋好友,献出爱心,帮助他人。
2007年,存心善堂存心义工队刚刚成立不久,方秀华就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并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开办了存心帮教辅导班,定期为在校贫困学生进行义务帮教辅导学习。2010年存心特教学校成立后,方秀华和其他义工利用周末一起来为孩子们上课,用慈母般的爱给予智障儿童们温暖和希望。2011年7月存心义工协会正式成立,方秀华被义工代表推选第一届理事成员,后又被选为协会副会长,进入理事会后,方秀华付出了更多时间,承当了更多的责任。这几年协会举办的助学、募捐、救灾、扶贫、环保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中,都能看到方秀华奔走忙碌的身影。她还7年如一日地定期走访贫困、残疾家庭,进行个案记录,并在长期帮扶中演绎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今年4月,存心义工社区志愿服务队在走访过程中,遇到了一户特殊的家庭。“万一我不在了,孩子该怎么办?”躺在病床上的母亲音姐有声无力地对方秀华说。原来,音姐27岁的孩子患有智障和腿脚残疾,生活无法自理。屋漏偏逢连夜雨,半年之前,身患多种慢性疾病,还曾做过两次甲状腺手术的音姐又被医院确诊为乳腺癌晚期。躺在病床上的她,没有想着如何治好自己的病,却一心牵挂着自己的孩子,担心自己离开后孩子孤苦无依。音姐伟大的母爱深深触动了方秀华,她决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她与义工们定期为这户家庭送去日常生活物资;联系汕头市宁养院主任医师,定期送药上门为音姐减轻病痛;把音姐的孩子安排到存心残疾人工疗站学习一技之长;想方设法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为她募得1万多元的医疗费……这一切的一切令音姐十分感动,她含着泪轻轻地说:“在我人生最后一段旅程中能得到大家的帮助,让我感觉很温暖,是你们让我能勇敢地与病魔对抗,是你们让我能笑着、开心地过每一天。”
今年8月云南鲁甸地震灾情发生后,方秀华向存心慈善会会长蔡木通主动请缨,要与其他两名义工一起押运慈善会筹集的救灾物资驰援灾区。当时有人劝她:“太危险了,还是让男同志去吧”,但方秀华却坚信灾区的妇女、儿童也需要女性义工为她们送去细腻的关怀和慰藉。在去灾区之前,方秀华收集不少资料,了解到灾区急需的物资,还随身带去了一批妇女用品和慰问金。她告诉记者,一路经过连续40多个小时的辛苦跋涉,经历数次惊险余震,回来后想想确实心有余悸,然而身在其中她却一点都不觉得害怕,“当时只是一心想着要尽快赶到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帮助受灾妇女、儿童尽快摆脱地震阴影。”
在义工队的伙伴们眼中,每一次投入志愿服务,方秀华都神采奕奕,好像有永远使不完的力气。只有方秀华自己知道,作为妻子和母亲,要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取得平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方秀华坦言,虽然这些年陪伴女儿太少,总觉得对她有亏欠,但她并不后悔。 “每一次志愿活动都是一次学习,每一声‘谢谢’都令我感动。”对方秀华而言,帮助他人让她收获了快乐、感动和幸福,这便是最大的回馈。
(记者 李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