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播撒文化种子 花开群众心田

2016-04-13

我市文明共建、文化共享“结对子、种文化”活动成效显著,

其经验材料在中宣部《宣传工作》上刊登推广

  
    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去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的工作部署,市委宣传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以实施“五大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文明共建、文化共享“结对子、种文化”活动,使文化“种子”在基层扎下根、结了果,取得显著成效,其经验材料在中宣部《宣传工作》第60期刊登推广,并在广东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进会上进行交流。
    市委成立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镇松为组长,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和市文联等单位领导为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工作举措,以单位结对和个人结对的方式,与基层单位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跨地区等不同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全面实施“文明播种工程”、“艺术育苗工程”、“文化春雨工程”、“体育阳光工程”、“文艺绿荫工程”五大工程,组织一系列养心、开心、暖心的结对帮扶活动,以此激发基层文化创造活力,推动基层文化繁荣发展,在帮扶过程中“结”出深厚感情,“种”下丰硕成果。
    “五大工程”开展有声有色
    在龙湖区东南村,汕头移动加快帮扶万楼光纤宽带建设,解决了很多村民用不上网络,甚至多家合用一条宽带的情况,降低了宽带的使用成本,受到了村民的欢迎。这是开展“文明播种工程”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市文明办开展“文明播种工程”文明共建活动,扎实推进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通过发挥文明单位自身优势,以结对帮扶的方式,把一批具备一定基础但社会文明水平还有待提高的行政村居打造成为文明村,提高村民科学、道德、文化素质,促进乡风文明,目前我市已有5个乡村或涉农社区与5个全国文明单位结成共建对子。
    如何为全市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引导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让同学们在校外教育特色活动中感受素质教育的魅力,市教育局牵头实施的 “艺术育苗工程”交上答卷:开展优秀文化进海岛活动――教师作品学术展,举行现场笔会,并结成对子,逐步提高海岛师生书画艺术水平。“汕头市流动少年宫”公益活动分别走进南澳、濠江,为当地学校带去精心准备的特色课程;汕头文化艺术学校组织师生,将潮剧、潮乐等优秀文化送到乡村、学校等,辅导青少年学习潮剧潮乐,义务教授锣鼓、排练潮州音乐节目,培养潮剧、潮州音乐苗子,做到培训一个人,带动一支队伍,影响一个社区。
    在锦泰潮乐社,市潮乐传承保护中心的十余位“老师”成了特别受欢迎的“常客”,他们或为学员们讲解各种乐器的特性、演奏技巧,或对学员演奏的乐曲进行点评指导,或与学员们一起即兴合奏一曲……市文广新局积极推动“文化春雨工程”,依托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十个社区文化广场”建设项目,为文化结对帮扶活动搭建平台;汕头潮乐传承保护中心开展潮乐培训活动,市文化馆到基层街道、文化馆组织书法基础培训、声乐培训等指导,将群众喜闻乐见的书法培训班送到群众家门口,受到基层群众的欢迎。
    市体育局以“体育惠民”为核心开展“体育阳光工程”,开放和盘活现有体育场馆,加强群众体育活动设施建设,做好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的超声健身公园管理和器材保养工作,为水仙园周边近6万居民提供了运动健身场所,统筹规划为全市未建设体育健身广场的150个村居统一配套安装健身路径及运动器材。投入资金和人力积极支持健身站点的活动开展,市武术协会许两英太极拳辅导站负责人许两英先生年近八十,仍坚持每日清晨五六点带领学员在海滨长廊人民广场段,免费为市民指导太极拳、太极剑。
    市文联按照“一会一村一校”的模式,开展以文艺品牌行动、文艺服务行动、艺术普及行动和艺术创作行动为内容的“文艺绿荫工程”,先后与28个单位结成帮扶对子,取得较好成效与反响。各文艺家协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注重打造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久的新文艺惠民品牌,擦亮汕头音乐周品牌,挖掘古村落文艺品牌,打造校园文艺品牌。
    “基层结对”活动红红火火
    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只有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才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1年多来,我市各文艺家协会组织文艺志愿服务队伍,步履匆忙,立足基层,面向群众,发挥优势,多措并举,深入基层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探索文艺惠民新路,“基层结对”活动红红火火。
    市作家协会组织会员到潮阳区,在文光塔公园举行主题为“人民文艺为人民‘我们一起走进春天’”新年文艺表演活动;在潮南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挂牌设立文学创作基地,让在校学生有更多机会与作家直接接触,与文学结缘,真正做到人民文艺为人民。市戏剧家协会与潮南区陇田镇华瑶青少年潮乐团结对子开展帮扶活动,组织挑选一些优秀的潮州音乐作品和适合民间乐队演奏的曲目作为辅导内容,作为该乐团示范学习教材。市美术家协会深入南澳、濠江开展指导、培训、写生活动,还走进军营开展美化军营、美术辅导、笔会互动等。
    还有,市书法家协会推广“书法教育进课堂”活动;市摄影家协会组织会员到基层采集创作灵感,创作出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市音乐家协会组织潮南区陇田镇华瑶社区华瑶青少年潮乐团和潮阳区河溪镇河溪乐社的主要成员来汕聆听专家讲座;市舞蹈家协会组织专业指导老师到各社区开展广场舞培训;市曲艺家协会积极组织志愿演出团到潮阳后溪中学、潮南龙岭中英文学校,传授相声、快板、演唱、演奏等潮汕曲艺知识和技巧。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将潮汕民俗文化、灯谜教学引入校园,还协助潮阳区关埠镇下底村保护、整理、挖掘古村落文化,启动《黄武贤传》编写工作;市现代人诗歌协会深入各学校开展“唱响核心价值观 放飞青春中国梦”2015年诗歌朗诵会暨校园诗歌创作比赛;汕头画院组织画院老中青画家下基层,走农村,进海岛,与海岛美术爱好者结成“对子”,一对一指导、帮扶他们进行美术创作。

                                                       汕头日报记者 吴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