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文明网-文章详细

公众号

治理生活垃圾 建设美丽汕头

2017-06-20



  提要:治理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汕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败,最终将决定汕头能否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的目标。

  刚刚闭幕的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指出我省正处于环境质量由局部趋好向全面改善的攻坚期,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要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粤东西北地区绿色崛起,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汕头近期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文明城市,强化城市管理”的整治活动,增强了汕头振兴发展的信心,重塑了汕头的城市文明形象。但是,“垃圾围城”是城市快速发展、人口规模和物资资源集聚增加、人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负面结果,是汕头绿色崛起的绊脚石。因此,治理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汕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败,最终将决定汕头能否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的目标。

  当前,汕头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垃圾分类效果不佳。汕头垃圾分类起步晚、技术水平低、范围小、成效微。虽然居民意识到垃圾分类是一种既环保又潮流的生活方式,某些小区和街道也分别设置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但是汕头城市生活垃圾大部分仍属于混合原生垃圾。而有些小区的保洁员将居民已经分类投放的垃圾进行混装中转运输,造成分类工作衔接中断。垃圾分类投放是治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源头,直接关系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效果。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我市“创文强管”以来,许多街道增加了垃圾桶的数量,却存在“垃圾箱吃错垃圾”、“垃圾箱吃不饱”或“垃圾清理不及时”等现象。究其原因有:垃圾桶位置摆放不合理,垃圾投放时间和清理时间衔接不到位,垃圾中转运输线路混乱等原因。汕头垃圾压缩站和中转站配套建设不齐全,信息化程度较低,规模无法达到所属区域垃圾处理的要求,特别是卫生问题十分突出,甚至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三是垃圾清收运营系统混乱。汕头部分地区在垃圾收集清运方面实行了有偿服务的市场化运作。而由于没有实行统一管理和行业规范,导致垃圾清收运营系统混乱,出现偷倒乱倒垃圾、随意拆解袋装垃圾和翻捡废品等突出问题。四是垃圾末端处理不理想。目前,城市垃圾末端处理方法有填埋、堆肥、焚烧和综合处理四种。汕头主要采取填埋方式。而随着汕头人口增长,垃圾逐日产生,现有的填埋场处理能力已接近饱和。因焚烧垃圾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在焚烧厂选址上遇到当地百姓强烈阻挠。废品回收市场体系不完善、垃圾资源回收价格混乱和垃圾分类主动性不足等原因,导致垃圾资源化的综合处理机制不健全,制约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循环再利用。

  治理城市生活垃圾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活垃圾问题,人多地少的汕头必须创新治理思路,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民配合、媒介宣传、设施配套和法规完善的全要素治理体系,实现宜居汕头、文明汕头和精致汕头的建设目标。

  提高分类投放的执行力

  居民既是垃圾的产生源头,也是生活垃圾污染的直接受害者。据不完全统计,可回收的生活垃圾占垃圾总量大约50%。因此,生活垃圾治理思路要由“末端处理——循环利用——避免产生”转变到“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末端处理”的方式。居民除了尽可能减少生活垃圾,还需要提高垃圾分类投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意识到实际行动的转变。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利用校园教育平台的广泛性和特殊性,通过校园垃圾分类投放的规范化管理,配合宣传、教育和竞赛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个人”是垃圾分类的执行者和管理者,进而把校园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带进家庭、带到工作单位,最终形成整体社会的行为习惯。

  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秩序

  对于能循环再利用的生活垃圾,居民本可将其卖给拾荒人或回收点,获取经济利益。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废旧物品占用空间、寻找回收网点较为麻烦,居民往往直接将其投放到垃圾桶,弱化了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的动力。汕头可学习厦门和杭州的做法:建立了具有统一的标识废旧物资回收连锁店、建立大宗回收物品登记制度、公布的可回收废品范围及其市场收购价格等。

  采用现代市场商业模式

  仅依靠行政力量与道德约束很难达到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目的。市场化是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主要方向。改变传统管理体制,降低行业进入门槛,开放行业市场。鼓励民间、国外等非国有资本进入,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共同参与汕头生活垃圾处理治理。目前,汕头垃圾收运处理的行业规模小而杂,多数为私人小微企业,无法实现规模化市场运作。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大可运用较为成熟的BOT、BT、TOT、TBT和PPP等商业模式,引入技术水平高、管理经营丰富、资金力量雄厚的大型龙头企业。运用物联网,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生活垃圾收运智能系统和末端综合处理智能系统。

  建立多元化监管体系

  建立与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的政府监管体系,加大对违规行为的经济性奖惩力度,保证城市垃圾处理行业市场化改革的顺利推进,促进行业绩效的持续提升。优化城市垃圾治理行业监管体制,将公众监督纳入城市垃圾治理行业监管体系之中,强调公众在监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建立并完善举报机制、激励制度和保密制度,开拓畅通的举报途径,鼓励举报行为,以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督效率。鼓励新闻媒体和协会团体组织开展生活垃圾治理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可借鉴汕头电视台“创文行动曝光台,‘两不’现象随手拍”的做法,利用手机的便利性、群众监督的随机性和广泛性,让公众随时随地、及时便捷地举报城市生活垃圾违法行为和不文明行为。

  (作者:中共汕头市委党校  林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