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文明网-文章详细

公众号

悬壶济世 后继有人 创立近百年,四代行医,老妈宫“曾广生堂”金字招牌历久弥新

2017-08-11


曾纪圻医师和女儿何瑞凤、孙子彭晓祺
▲“曾广生堂”牌匾 ?1950年曾纪圻(前排右一)参加汕头市药材公会国庆大游行留念

  在汕头老市区,提起老妈宫“曾广生堂”,不少老辈人一定会记忆犹新。“曾广生堂”是汕头人曾传钧(又名曾子芳)于上世纪30年代创立的,当时,曾传钧在汕头顺兴街一带首创汕头市中南国医医院及“曾广生堂”熟药店,并开办顺兴国医学堂。“曾广生堂”在汕头一度名气很大,曾经风头无二。沧海桑田,弹指一挥间,“曾广生堂”已走过近百年历程。值得庆幸的是,历尽沧桑的“曾广生堂”如今在曾家后代的传承下,得以继续发扬光大,金字招牌历久弥新。

  记者近日来到濠江区府前路,采访了曾传钧先生的儿子,今年已经81岁的曾纪圻老人,听他娓娓讲述“曾广生堂”的前世今生。

  四代悬壶济世治病救人

  曾纪圻1936年出生于汕头市,现为濠江区府前路中医内科诊所法人、医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传统中医学科专家委员,汕头市武术协会第四届理事。

  曾纪圻向记者介绍,父亲曾传钧于上世纪30年代在顺兴街首创汕头市中南国医医院及“曾广生堂”熟药店,并开办顺兴国医学堂,1932年搬迁至外马路74号楼下(即老妈宫粽球对面)。曾纪圻回忆,当时父亲还是汕头市海关医务总监,在汕头埠小有名气。曾纪圻幼年时就在“曾广生堂”做药童学徒,喜欢并熟知各类中药材。童年的经历为他以后从事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来曾纪圻自修中医内科,上世纪80年代还曾到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进修,得到中医内科名医曾祥腾、朱文辉及骨伤科张志龙老师等的授教,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

  1985年5月—1989年6月,曾纪圻参加了北京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的学习,进一步夯实了医学理论基础。

  上世纪70年代,曾纪圻从治疗小儿开始同时涉足妇科,到现在主治内、妇、儿科,擅长血液病诊治,及颈、肩、腰椎病症及其它疑难杂症的诊治,疗效颇为显著。

  曾纪圻说,父亲在世时就经常告诫晚辈,做医师就必须秉承“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宗旨,来不得半点虚假与马虎。他牢记父亲的教诲,几十年的从医生涯,曾纪圻医师勤奋敬业,谦虚务实,勤研医技,为民施治,努力做到父亲所说的“悬壶济世”,深受民众敬佩。

  言传身教青出于蓝胜于蓝

  几十年的从医经历,曾纪圻深感传承的重要性。他言传身教,教育引导子女攻读医学,为民治病,传承传统中医技艺。值得欣慰的是,如今曾氏中医世家后继有人。

  曾纪圻的儿子曾广翘研究生毕业,现为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教授,国家科研人员,同时也是国际泌尿系统(中国)研究所成员,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会员,国际世界语医学会会员。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由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任所长,曾广翘是钟南山院士的学术助理,2008年,曾广翘协助钟南山院士完成的一篇论文被《柳叶刀》列为年度全球科研论文排行榜之首,为我国呼吸医学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曾广翘从事泌尿外科7年,医学期刊编辑11年,任《广州医学院学报》、《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和《中国实用内科学》英文审稿及编辑,《Chest》中文版杂志和《Joe》杂志责任编辑及编委,《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特约英文审稿,编译《医生临床诊疗会话》等,指导SCI文章50多篇。2010年,曾广翘取得中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社长主编资格证,晋升出版专业系列的正高职称(编审)。2011年,曾广翘当选为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曾纪圻的儿媳肖建年也是“同道中人”,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就职。

  曾纪圻女儿何瑞凤可以说是曾纪圻“手把手”带出来的,何瑞凤一直在曾纪圻身边帮忙,曾纪圻更是把毕生的中医“绝技”悉数传授给她,让她掌握了一手过硬的“功夫”。2002年——2005年,何瑞凤就读并毕业于广东省中医药学校,2007年考取中医内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2013年考取中医内科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在中医中药诊治方面,何瑞凤已渐入佳境。

  令人欣喜的是,曾氏中医世家正在第四代传人身上发扬光大,何瑞凤的二个儿子都先后考取医学院。大儿子彭梓煜2016年考上广东医科大学;2017年,刚刚参加完高考的二儿子彭晓祺被广州中医药大学录取。

  一门四代行医人,悬壶济世家风扬。祝愿曾氏中医世家枝繁叶茂,再创辉煌!

  汕头日报记者 吴小娟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