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文明网-文章详细

公众号

感动!从“爱心亭”到文明驿站,陈映芳把好家风延伸为无私大爱……

2018-10-01


颁授词

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用朴实的爱延续家的圆满与温馨,这个小家的幸福之花在逆境之中铿锵绽放;爱无亲疏,善无薄厚,他们,用一颗滚烫的心,一双热情的手,拥抱、温暖一座滨海之城。


微信图片_20181018093027.jpg


二十年如一日,

以残疾之躯照顾病残丈夫,

撑起一个圆满的家;

热心志愿服务,

把好家风延伸为无私大爱,

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陈映芳感动了无数人


见到陈映芳时,她刚参加了中国残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从北京归来。此次,又获颁“最受推崇十大潮人家风”。在她的文明驿站里,她对记者侃侃而谈:“这是时隔20个月再次在北京见到习总书记,上一次是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上北京领奖。真是莫大的惊喜!”眼前的她,化着素雅淡妆,衣着得体,春风满面,明朗灿烂的笑容里看不到一丝生活磨难留下的痕迹。


命运虐我无数遍 我爱生活终不变

其实,12岁以前的陈映芳也是个爱唱爱跳的无忧女孩,还差点成了专业舞蹈演员,因一场疾病致腿部残疾,舞蹈家梦碎。命运的打击没有让陈映芳自暴自弃,反而让好强的她加倍努力,读完高中后还报读了函授中文专业。她也经历过下岗,多次失业再就业,屡屡碰壁,但失业不失志,还不时向媒体投稿,成为地方报纸电视台的通讯员。1999年初,在市残联等有关部门关心支持下,陈映芳成为汕头市首个“爱心亭”亭主,经营书报刊生意。


天有不测风云,报亭开张没多久,陈映芳丈夫就遭遇车祸,颅脑重创,做了开颅手术,医院4次下达病危通知,亲人们几乎都绝望了。陈映芳硬是不甘、不忍放弃,她把丈夫接回家,精心护理,使其病情奇迹般慢慢康复。医生说病人不能再摔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二十年来,晚上睡觉时,陈映芳与丈夫头脚颠倒,白天工作太累,怕自己睡得太死,她将一条红丝巾一头系自己脚上,另一头系丈夫手上,晚上丈夫有什么动静,她就能察觉,起来照料。屋漏偏遭连夜雨,命运的打击接二连三:丈夫车祸5年后脑梗昏迷;7年后鼻血管爆裂,出血不止,医生几乎束手无策;10年后严重糖尿病至昏迷……是陈映芳的无比坚持和悉心守护,一次次帮丈夫从鬼门关挣脱出来。她深有感触地说:“生命宝贵,不能轻言放弃!作为亲人,我们更不能放弃,亲人的爱往往比药物更重要。”


因颅脑受伤严重,陈映芳丈夫智力受影响,有时神志不清,暴躁发怒,骂人打人摔东西,甚至拔刀相向,陈映芳总是默默扛下,任劳任怨,像对待孩子一样哄他,夸他,教他认数识字,耐心引导、感化。丈夫出车祸时,儿子才12岁。陈映芳每天早上7点就上市场买菜,匆匆回家,灶台上两三个炖锅同时开工。做好一天的饭菜,准备好水果、药(为教丈夫如何服药,她画了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太阳里的药是白天服用的,月亮里的药是晚上的),反复交代妥当,才去报亭上班。


儿子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品学兼优,上进成才,如今已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陈映芳仍坚持尽量自己照顾丈夫,情愿一个人受累,也不愿意情绪不稳定的丈夫影响其他亲人的生活。“儿子儿媳都是很有进取心很孝顺的好孩子,天天往家里打电话,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休息日小俩口常到驿站帮忙,做志愿者,儿子有时还会载我走访残疾人家庭。换位思考,小俩口真不容易,孙子今年3岁,他们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我也帮不上忙。”


陈映芳以残疾之躯照顾病残丈夫,不离不弃,相濡以沫,赢得了人们的交口称赞,但她却觉得这是对家人的责任,“潮汕妇女德为先,应该的”。为了这个家的圆满,她的付出是巨大的,以前虽腿脚不便,腰板还是直的,能骑自行车,因长期一天到晚窝在报亭里,加上沉重的家务,她的脊椎现在成了S形,腰背直不起来,真正“被家庭重担压弯了腰”!但每每想到一家人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难得的温馨时光,她就觉得所有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


从“爱心亭”到文明驿站,好家风在延伸,正能量在传递


陈映芳经营报亭18年,由于诚信经营,服务周到,助人为乐,周围市民都喜欢光顾她的“爱心亭”,亲切地称她“报亭姐”。多年来,她拾到顾客遗失的钱物达十多万元,都想方设法一一归还失主。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十分困难的境况下,陈映芳还常帮助贫疾孤寡老人。“爱心亭”成了一个品牌,一个传播知识和文明的窗口。


2016年底,在汕头创文强管行动中,从大局出发,虽万分不舍,陈映芳还是积极配合拆除经营了18年的报亭。在有关部门帮助下,陈映芳成立了汕头市首个文明驿站,继续发扬“爱心亭”的精神,利用这一平台开展各种志愿服务。


身为残疾人,陈映芳深知残疾人的不易;身为省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市肢残人协会主席,她更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现在,陈映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扶残助残志愿服务上,文明驿站成了周围市民和残疾人学习交流沟通活动的场所。“残疾人家庭往往是‘被遗忘的角落’,我经常去走访,努力发现渺小的希望,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引导他们通过合理合法途径获得残疾人的一些福利保障。我努力帮助残疾人更好地与人沟通相处,因为感同身受,我了解他们敏感微妙的心理,容易走进其内心,他们较信任我,能向我敞开心扉,有什么困难苦恼愿意跟我倾诉。”热心的陈映芳被亲切地称为“芳姐”。


芳姐帮残友们做得最多的还是帮其解决就业问题。她以自身经历鼓励残疾人朋友,要勇敢地走出家庭、融入社会,才能找到出路,找到幸福。她多方奔走,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困难,找热心企业接纳,拜托亲朋好友帮忙为残友找合适的工作。“你知道一份工作对残疾人的意义吗?”她动情地说,“能自食其力,才有自信!帮助了一个残疾人,往往就是帮助了一个家族。所以我会不遗余力地去做这件事。”20多年来,在其奔走下,先后有百余名残疾人找到了工作,如今已有二十多人退休。


芳姐坦言,文明驿站的收入跟报亭根本无法相比,甚至得贴钱。但她仍在坚守,她觉得这是一种价值观的坚守,这里作为一个志愿服务的平台,一个文明的驿站,传递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爱、和谐向上的正能量,而来这里的人也会把这种正能量传递下去,这就是她坚守的意义。


记者手记


采访陈映芳,印象最深的是她那明朗灿烂的笑容。这次去北京开会,身边很多人也为她的笑容所感染:“你的笑容真的很灿烂哎!”她毫不讳言:“我很爱美的,每次出去开会,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因为,我代表的不仅是我个人,我要展现汕头残疾人的精神面貌!”


以残弱之躯撑起一个圆满的家,从“报亭姐”到“芳姐”……陈映芳笑言:“真的很累!但活得漂亮!”对于获得的那么多的荣誉:“感动汕头十大人物”“广东好人”、“第九届全国五好家庭”“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最受推崇十大潮人家风”……她说:“我把这些当作一种鼓励。我想,它更大的意义或许在于,我的人生经历能给残疾朋友一些启迪和鼓舞,重燃他们的生命之火、希望之光吧。”


诚然,命运如此坎坷,陈映芳却活得如此坚韧,如此精彩!她身上满满的正能量,是那么的感染人,鼓舞人!


来源:汕头日报公众号

记者:刘小萱

摄影:林少然

编辑:笑云、文琛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