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文明网-文章详细

公众号

“双百社工”结合社区实际找准突破口 把专业服务做到群众心坎里

2020-05-06

1.png

 社工与残障人士家庭照顾者外出郊游。

  手执一张内容详实的社区地图,对于“双百计划”社工站的社工来说,就如同掌握一个“无形的信息库”。可是,要真正为驻地的社区群众提供最贴心、最实在的服务,社工就要从走访的过程中找到服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双百”社工站在进驻村居深入调研走访后,结合社区当前实际,找准服务方向,把专业服务做到服务对象的心坎里。

  

  从个案救助迈向社区发展

  经过几年来的创文整治,鮀江街道安居社区社区环境有了较大改变。陈惠珊是鮀江社工站副站长,生活在鮀浦的她尽管对安居社区有所了解,但真正进驻到社区后,她与站内的社工在深入走访调查后,才真正了解其中的情况。

  陈惠珊拿出之前绘制的社区地图告诉记者,在这个由低保户、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聚居的廉租公房住宅区与汕头大学教职工宿舍区构成的特殊社区,辖区常住人口有5900多户,超过1.8万人,其中有近两成是低保户和残障人士。而在面对面地探访过程中,陈惠珊也发现,无论是低保户还是残障人士,他们大多都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经常将自己“封闭”起来,似乎自己与整个社区“格格不入”,因此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日常生活,甚至引发一些家庭、邻里之间的问题。

  要让社区低保户和残障人士真正地融入社会,社工到底可以做什么呢?“他们想要什么,我们就帮他们什么。”在这种“助人”初心之下,陈惠珊等社工摸清社区的实际情况,从内心深处感受低保户、残障人士生活的艰辛和磨难,深度参与和融入到广大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于是,鮀江社工站采取从个案救助迈向社区发展的模式,帮助社区残障人士及其家庭补偿身心缺陷、适应社会环境,逐渐形成具有鮀江特色的社工服务品牌。

  

  “对症下药”精准帮扶残障家庭

  在安居社区辖区内106位户籍残障人士中,家庭照顾者为妇女的有近60户,她们中有照顾残障父母的成年女性,有照顾残障丈夫、孩子、公婆的家庭妇女,也有隔代照顾者。相比残障人士,残障人士照顾者更容易被社会所忽略,但事实上照顾者承受着更大的压力,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去看护残障家人,自身存在心理压力较大、支持网络弱化等问题。

  于是,鮀江社工站在李嘉诚基金会粤东社会工作项目的支持下,开展“温暖相伴之关爱残障人士家庭照顾者(妇女)” 项目,通过个案照护+小组支持+社区网络+志愿者培育的服务模式,为照顾者舒缓身心压力,提供“喘息”的机会和途径。年逾60岁的花姨(化名)从小右脚脚掌发育畸形,行动不便,平时无法走远路,但日常生活还能够自理。她与丈夫龙叔(化名)育有一男一女,均已成年。年轻时,夫妻感情融洽,尽管生活拮据但也还算过得去。可谁知到了2012年,龙叔因车祸导致左脚截肢,治疗了一年多才算恢复过来。可从那以后,龙叔整个人变得郁郁寡欢,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常因一点小事就对花姨发脾气。花姨只能默默忍气吞声,但心里却很难受,夫妻关系也变得格外紧张。

  面对与丈夫的紧张关系,花姨无法逃避,却也无能为力。在与社工的交谈中,处在崩溃边缘的花姨哽咽着表达了无人理解、无处倾诉的无奈。与花姨沟通后,社工决定对花姨开展个案服务。在数次深度交流之后,社工们发现龙叔与花姨之间关系紧张,“导火索”是源于花姨不同意龙叔在家养过多的宠物,担心家庭环境和家庭经济受到影响,夫妻俩因此事也发生过多次争吵和冷战。

  “解铃还需系铃人”,找到“症结”之后如何“对症下药”,这对于社工们来说就显得简单许多。多次面谈交流后,花姨内心的苦闷情绪得到有效缓解,社工也开始引导花姨站在龙叔的角度考虑问题,尝试着理解龙叔自我心理调适。同时,社工也与龙叔进行交流,引导他与花姨共同商讨养宠物的事情,肯定花姨的劳动与付出。陈惠珊告诉记者,正因为有了社工从中充当“和事佬”,采取因人而异、逐个突破的介入方式,花姨最终同意让龙叔在家养上几只乌龟和鸽子,夫妻俩的关系也有了明显改善。

  

  “社工+志愿者”构建服务平台

  找准服务方向之后,鮀江社工站也慢慢地拓展项目内容,服务更多社区群体。然而,社工人数有限,服务对象却无限,如何解决人力问题,让服务效果最大化呢?鮀江社工站积极发展培育社区志愿者,采取“社工+志愿者”的模式,在开展活动时,志愿者以及社工共同参与其中,一起构建社区服务平台。

  驻居3年来,鮀江社工站通过链接志愿者每周上门为辖区内的独居、空巢长者提供量血压、测血糖等身体检查服务,帮助长者清洁卫生,陪伴老人外出散步,用专业让社会服务更有温度。李碧姐是辖区一名理发师,在一次走访中,社工向她介绍站点的居家义剪服务后,李碧姐欣然答应成为志愿者。在疫情防控期间,李碧姐与社工带着已消毒的理发工具,主动上门,为疫情期间不便外出的3名独居老人、残障人士义务理发,解决他们的“头”等大事。

  陈惠珊告诉记者,培育志愿者的目的在于当社工不在的时候,社区居民还可以持续以往那种自助互助的氛围。社工也希望通过调动居民的积极性,让他们关注到社区的发展,能互相帮助,形成社区自治的氛围。如今,在安居社区内,很多志愿者都成为了社工的“信息员”,邻居、社区有谁需要支持与帮助,他们都会主动找到社工。

  

  找准服务方向 体现专业价值

  要真正解决社区群众实际困难,就要找准服务方向。一方面除了聚焦民政服务对象、弱势群体,另一方面还是要依据发现的社区问题及其根源、挖掘的社区资源去探讨如何实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同时,以社区生计、社区文化、社区公共问题、社区公共空间打造等为切入口,调动民政对象弱势群体和社区骨干、村民一起,参与社区建设,从而推动基层社区问题的解决。

  ——“双百”社工专职协同者许炜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