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双百”社工开展活动服务群众激活社区动力 为残障人士搭建一个温暖的家

2020-05-13

2.png

■ 本报记者 李德鹏 摄影报道

  摸清社区情况,精准对焦服务方向,“双百计划”社工站的社工们撸起袖子为社区居民服务“大干一场”。可要让一整个社区的居民群众都调动起来,单靠一个“大声公”扯嗓子并不现实。“双百”社工根据社区居民需求,策划组织各类活动吸引社区群众参与,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共同打造“属于自己的家园”。

  

  寻找突破口服务残障家庭

  三张看起来相似的手绘地图,配色简单却内容丰富,这可是石炮台街道社工站副站长阮卓莹进驻社区时“最大的资本”。在社区问题地图中,标注的信息大多为社区低保户、残障人士,因自身特殊原因,这部分群体不愿过多与人交流,甚至还将自己封闭起来。

  手头上掌握大量信息,要开启“工作模式”,就要寻找突破口。阮卓莹告诉记者,石炮台街道所辖范围共13个社区,拥有不少资源,而在社工站对面恰好就是社区康园中心。综合多方意见后,他们决定先在康园中心搭建一个“温馨的家”。于是,阮卓莹等到社区残障人士家中走访,邀请他们到康园中心参与活动。一开始,残障人士不以为然,甚至不愿意为身着蓝马甲的社工打开家门。社工不厌其烦地与残障人士沟通交流,耐心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渐渐的,康园中心的人多了起来,气氛也变得热闹起来。

  

  训练提高残障人士能力

  90后的潼潼(化名)患有唐氏综合征,他脸上时常挂着笑容。刚开始到康园中心时,他不愿与人交流,每天躲在角落里呼呼大睡。康园中心有一些手工制作,阮卓莹决定手把手教潼潼制作,锻炼他的动手能力。在阮卓莹等社工的精心辅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潼潼大体都能独立完成了。

  “每天到康园做手工,他们每半天就能领到5元的工钱。”阮卓莹告诉记者,自从有了康园中心后,这些残障人士实现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精神面貌得到极大的改善。他们与康园的其他伙伴建立起友谊,自理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像潼潼现在都能自己坐车到康园中心“上班”,还经常帮助其他“工友”做手工,不时地跟社工和康园的伙伴们讲笑话,人也渐渐变得开朗起来。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阮卓莹发现康园中心的残障人士有个共同的爱好——唱歌,于是通过链接资源,邀请专业音乐老师为他们上音乐课。社工们还经常开展各类活动,在提高残障人士生活技能训练的同时,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搭建平台形成专属社交圈

  社区康园中心自启动以来,社工通过培养、挖掘残障人士潜在能力,帮助他们发现自身优势。不少残障人士从一开始怯生生不敢与人交流,渐渐变得开朗、勇敢、自信。

  如今,石炮台街道的社区康园中心已有10多名会员,尽管患有肢体或精神残障,可并不妨碍他们对生活的热情。阮卓莹告诉记者,他们为康园中心组建一个微信群,不时可以看到这些家庭邀约周末到公园或郊外游玩的信息,他们之间还经常串门喝茶聊天,形成了属于他们的社交圈。

  同时,残障人士在重新找回尊严的同时,也主动融入社会大家庭。在一次元宵节社区活动中,康园中心的会员及家属纷纷报名,与其他社区群众一起猜灯谜、吃汤圆,有人还自发上台独唱《呼伦贝尔大草原》,把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社工借助康园中心搭建一个让残障人士及其家庭交流的平台,而今这里更是成为他们‘另一个家’。”阮卓莹欣慰地说,正因为感受到社工专业贴心的服务,社区残障家庭也乐于把爱分享出去。现在走到街上,总会听到康园中心会员家属对着社工喊着“妹啊,闲来食茶”;看到康园中心外的环境脏了,残障人士及其家属还主动拿起扫帚进行清理;有的还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参加社区创文活动,共同为家园尽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社工有话说

  建立信任关系 助力社区生活建构

  “双百”社工的日常工作,就是要通过打造社区公共空间、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激活社区,聚起人气,让“双百”社工的理念和愿景走进千家万户。在这个过程中,社工在采用入户访谈、“三同”式的陪伴同行,找到一群积极关心社区、愿意和社工一起做事的居民,和他们建立信任关系,从而助力社区美好生活的建构。

  ——“双百”社工专职协同者许炜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