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③】20万人打卡“网红”开埠馆,汲取前行力量

2021-10-15

编前语: 


又是一年金秋十月,南粤大地草木葱茏、生机勃勃。


去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汕头视察,亲自为汕头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指导汕头推进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给汕头人民留下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记忆。


在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汕头一周年之际,汕头橄榄台推出《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特别报道,重走习总书记视察路线,图文并茂展示汕头奋力答好新时代新答卷的良好风貌。


白色的墙体

哑红的格窗

掩不住厚实的历史感

一百多年的沧桑变化

一百多年的历史沿革

都浓缩在一馆之中


1.gif


永平路1号这座欧陆式风格的大楼

建于1907年

曾是日本台湾银行汕头支行的行址

现今已修缮成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


2.jpg


开埠文化陈列馆

是汕头市一张文化名片

浓缩展示了

1860年汕头开埠以来发展历程

是汕头开埠历史的文化橱窗


3.jpg


2020年10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省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走进开埠文化陈列馆,在这里,总书记参观了《汕头城市开放史展览》等,了解汕头开埠历史、设立经济特区以来的建设发展情况。


紧跟领路人,奋进新时代。


一年来,无论开埠文化陈列馆,还是整个汕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4.jpg


20余万人打卡的“网红”展馆


刘宜琳是开埠文化馆讲解团队中的一员,虽然去年未能给习总书记讲解,但她依然为这个身份而感到自豪不已。


5.jpg


刘宜琳说,开埠文化陈列馆最大的变化就是参观人数和参观单位都大幅增加。“一年来,参观人数达到了20余万人,同比增加了10万人左右。省内和省外的很多单位慕名而来,还有很多港澳的单位和个人,知道习总书记来过开埠馆,就专程来参观学习。”


6.gif


这一年,市民游客纷纷慕名前往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汕考察路线,在图文并茂的展览中回瞰历史,一边感受汕头开埠历史和经济特区发展成就,一边重温总书记在汕考察期间的谆谆教诲。


7.jpg


大家边走边看、边思边忆、边议边学,总书记参观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时的重要讲话仿佛在耳边回荡,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汕头经济特区的今天来之不易。


8.jpg


除了来参观学习的人多了,展馆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据刘宜琳介绍,展馆增配了安保和保洁人员,确保整个馆更加安全和整洁。2021年,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还入选了“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的“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主题线路。一年来的变化,作为展馆的讲解员,刘宜琳感受最为强烈,她说在这个展馆工作自己感觉更加荣幸,“因为展馆是习总书记来过的,在工作上也更加有自信,也感觉更加的光荣。”


她说,在习总书记来之后的这一年,游客们都会询问习总书记来参观时的评价,大家对汕头的文化都特别感兴趣,而小公园开埠区变化更为明显,“这边的游客人数增多,道路的整修,包括汕头市民的整体素质也都有所提升。”


讲好汕头故事、传承开埠文化

    

而对于给总书记讲解的黄少彦来说,能够代表展馆、代表汕头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解,是她莫大的荣幸。


9.jpg


2020年10月13日,在开埠文化陈列馆,习近平总书记了解了汕头开埠历史和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黄少彦作了详细讲解。


回想起去年为总书记讲解的情景,黄少彦内心依然十分的激动和感慨:“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汕头,我能够代表展馆代表汕头为总书记讲解。是我莫大的荣幸,而对于汕头这座百载商埠、全国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的城市而言,同样是莫大的荣耀和鼓舞。这一年当中,市民游客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路线,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哪个历史时期更加感兴趣,对汕头又有哪些深厚的寄望。从去年的10月份至今,接受党史教育的人群达到了16万人次,我们为近千个团队进行了讲解服务。”


在黄少彦看来,开埠馆近一年的变化是极其显著的,“我们不断提升馆内的硬件设施,展板的内容和形式上也更加丰富多样,在讲解词、讲解内容上我们也全面去提升。开埠馆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的初心,我们始终秉持着我们的工作理念,做好每一次的接待任务。“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的根脉。独树一帜的开埠文化,是汕头这座海滨城市的灵魂所在。总书记来到汕头,察看开埠文化陈列馆,再次彰显总书记对城市发展中文化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10.jpg


作为开埠文化陈列馆的讲解员,黄少彦坦言,自己一年来最大的收获就是正视自我,找准好自身的定位:”以前觉得讲解只是一个传播者的身份去传播潮汕的历史文化,但现在我觉得讲解是一个集我们的研究、宣传、弘扬于一体的工作,它更多的是通过我们的讲解内容,去让我们更多游客熟知和了解我们的潮汕历史、潮汕文化,这个才能更好地去打动和感染我们的群众。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重走总书记的考察路线,也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潮汕故事、潮汕文化。”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不管是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还是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城市的固体记忆,都曾在历史风尘中留下沧桑故事。有了它们,城市的编年史才得以续写。历史文化保护作为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化、传承城市文明的重要举措,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鲜活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城市的发展中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不仅可以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也能更好促进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11.jpg


鉴往知来 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决心


鉴往事,知来者。


“开放”,对于潮汕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160年前,在西方列强炮火的威逼下,汕头被迫开埠,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


汕头自1860年开埠以来,见证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历史,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


在开埠文化陈列馆,一进门就能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这句重要讲话。


12.jpg


在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汕头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内涵、条件、要求同过去相比有很大不同。


“希望汕头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思考谋划,拿出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来,路子对了,就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对汕头进一步提出要求,找准定位,扬长避短,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谆谆教诲言犹在耳。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蓝图、指明的方向,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汕头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向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出一份漂亮的“汕头答卷”。


如今的汕头高楼林立、道路交错。再度回望这座城市的开放历程,启示深刻,意义深远。


13.jpg


来源 | 汕头橄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