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文明网-文章详细

公众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阐释】公正篇:陈木城慧眼识“明珠”

2022-04-18

近年来,汕头市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创新方式、创设载体,在全市各领域、各阶层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实践,着力引导全体市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尤其是注重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开展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为此,汕头市文明办精心编辑推出的《话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潮汕读本》便是从潮汕地方历史文化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解读和阐释。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

《话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潮汕读本》

公正篇:陈木城慧眼识“明珠”


陈木城慧眼识“明珠”

提起潮剧演员范泽华,相信很多戏迷会把她与潮剧《刘明珠》联系在一起。这部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走红于上世纪70年代的潮剧作品,几乎凝聚了范泽华全部的艺术积累。剧中主人公刘明珠的一颦一笑、一唱一念以及举手投足间的喜怒哀乐,无不让潮剧迷们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其实,范泽华原本并非出身演艺世家,她出生于普宁洪阳一个小乡村的普通人家。如果不是后来的汕头怡梨潮剧团团长陈木城坚持说服范泽华父母,让范泽华走上演艺道路,或许,就没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脍炙人口的潮剧《刘明珠》。我们这里所讲的,正是潮剧团长陈木城慧眼识“明珠”的故事。



在范泽华的故乡普宁洪阳新安村,那里的人们都喜爱听潮剧,平常大家会聚在一起,也喜欢清唱一段。范泽华小时候耳濡目染,加上她家紧挨戏院,弦乐鼓点的一起一落,让她深深地迷上潮剧。很多时候,她利用平时钩花挣下来的一两角钱,用来观看一些潮剧片段。后来,村里成立业余剧社,范泽华被挑选入社,这一看似寻常的举动却无意中影响到她后来的成长。在乡村的剧社里,范泽华无拘无束,大胆发挥,唱腔洪亮甜润,得到长辈的一致赞扬。于是,范泽华悄悄地萌生了更为大胆的想法。后来,她还和邻居家的几个女孩子到汕头戏剧团去报考演员,结果让家里发现,被带了回来。



1953年夏天,汕头怡梨潮剧团来到范泽华的家乡演出。范泽华再次来到潮剧团要求考试入团,这一回,跟她一起报名的,还有邻居家的两个女孩子。剧团教戏先生黄秋葵老师一眼就看中范泽华秀美开朗、落落大方的俊俏模样。黄老师当场出考题:潮剧《梅亭雪》中的唱段:“风柏松声侬心焦,愁人辗转寂寞无聊。天寒地冻,雪花飘飘……”。



范泽华张口就来,声音婉转,腔调圆润。连剧团的演员也驻足观赏:“这妹仔,天生就是个好苗子。”



过了几天,剧团正式通知范泽华被录取,并告知本次演出结束后,随团一起走。

范泽华的妈妈一听,就反对了。她认为戏班还像解放前那样,戏子没自由,打骂由先生,收入无分毫,过的是牛马不如的生活。团长陈木城闻讯,亲自上门做工作。



陈木城苦口婆心详细介绍了剧团情况,说“现在的剧团是党领导的团体,演戏的人是演员,而不是‘戏仔’,而且有工资,有自由,男女平等。”



范泽华的妈妈还是不放心,说:“那跟泽华一起的,不是还有另外两个人,你怎么不让她们也去?”



陈团长听了笑笑说:“阿姆啊,剧团挑的是人才,又不是拉人丁。泽华的确比别人有天份,我这才上门来。”



经过陈木城的再三解释,范泽华的妈妈才勉强同意。



1953年盛夏,范泽华终于如愿踏上从艺之路。从此之后,她经过勤学苦练,加之剧团对她的重视,多次送她上京、沪、穗学习深造。终于,范泽华一路不负众人所望,最后迎来了《芦林会》《刘明珠》《赵氏孤儿》等演出的成功,直至进入京城演出,被周恩来总理接见,并称之为“有素质的中国人民演员。”



(谢初勤)




点评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公平正义的尚“公”重“义”精神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主张克己私以利公、以个人利益服从公共利益,重“公平”“公义”的精神对群体意识的培养起了很大作用。陈木城慧眼识“明珠”体现的正是这种公平、公正、唯才是举的精神。有陈木城的公平公义、唯才是举,始有范泽华的艺术成就,也才有脍炙人口的经典潮剧《刘明珠》等精品佳作的问世。在今天的选人用人上,依然需要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用人环境,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