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写好生态文章,绘就美丽画卷!汕头市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3-01-05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2022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局之年。过去一年,汕头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中心任务,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总要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给老百姓交出一份优良的生态环境保护答卷:汕头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9%,PM2.5浓度为17毫克每立方米,比2021年提高15%。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大幅改善,前三季度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同比下降15.3%,国考断面水质改善情况排名全国第12名、全省第2名。练江流域生态环境全面改善,海门湾桥闸国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Ⅳ类标准。

微信图片_20230106155110.jpg

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空气更清新、城乡更美丽,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正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活力特区展现出绚丽新景象……


“汕头蓝”成最耀眼的生态底色


冬日的鮀城,虽然气温有点低,但通透纯净、湛蓝无垠的天空中,不时飘过洁白的云朵。在星湖公园,休闲观光的人们三三两两坐在长椅上,身上洒满暖暖的金色阳光,跑步健身的人们大口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汕头蓝”已成为汕头最耀眼的生态底色,见证着汕头市近年来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漫步城市中,湖水河道清澈见底、公园绿地繁花似锦、街头巷隅绿树成荫……眼前的城市美景,得益于汕头市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扎实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推动21家工业企业、13家加油站、2家储油库完成VOCs深度治理,完成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12家工业企业和13家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控系统安装;开展VOCs走航监测,严厉打击违法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行为。


有序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强化露天禁烧管控。汕头市持续推进公交车新能源化,还对71家柴油车用车大户开展入户检查,在重点路段开展柴油车路查路检33次。全面推进港口装卸机械“油改电”,广澳港区6台场桥完成“油改电”改造,海门港区主要装卸机械全部实现电力驱动。去年,汕头市还组织全市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科学精准落实应急应对措施。


练江流域综合治理提档升级


冬季的练江两岸,虽有冬的寒意,但“原生态”的底色愈加清新自然,尽收眼底的美丽让人挥之不去。一大群候鸟在练江流域过冬,时而列队晒太阳,时而展翅翱翔,时而闲庭信步,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


在练江的支流峡山大溪,“万里碧道”引来不少市民游客驻足停留,观赏大溪生态美景。随着练江流域综合整治不断深化,练江自然环境明显改善,绿化、美化不断提高,练江流域成为越来越多候鸟集中栖息繁殖的重要场所。候鸟对练江依依不舍,正式缘于汕头市对练江生态环境的持续综合治理。


过去一年,汕头市坚持严的总基调不放松,以强化截污控源、深化全流域治理、提升水环境承载力为总思路,推动练江整治工作迈上新台阶。推动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填补管网“空白区”,新增733公里管网,“织密”8909公里截污控源“一张网”。深化干支流综合整治,流域内275条二三级支流已基本消除黑臭。强化工业污染源管控,严厉打击“散乱污”企业,引导企业开展清洁技术改造,推动印染产业转型升级。编制《练江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认真落实“三结合”机制,将阶段性治理举措和长远性治理机制相结合、将练江流域综合整治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将生态环境改善和群众综合素质提升相结合,推动练江流域从“1.0”向“2.0”版本提档升级。


一泓泓碧水、一道道清流,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态之源。练江流域生态环境全面改善,海门湾桥闸国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Ⅳ类标准;练江流域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底栖动物由原来16种增加至34种,鱼类由极少增加至34种。目前,练江流域内累计建成碧道约62公里、绿地公园86个、绿地面积约1139亩、水源涵养林约15.21万亩。


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取得成效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吸引来众多外地游客。有“东方夏威夷”美誉的汕头南澳岛青澳湾,“湾美、坡缓、水清、沙白”,海上观光、渔获体验、烧烤团建等越来越多的海岛休闲游品牌正在日渐打响,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下,南澳的“碧海银滩”正在转化为“真金白银”。

微信图片_20230106155115.jpg

南澳青澳湾在获得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的基础上,实施南澳县美丽海湾(青澳湾)生态建设项目,针对青澳湾片区海鲜餐饮店高度集中、海鲜池高盐度排水制定分流分质收集处理措施。


去年,汕头市深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持续推进224个入海排污口滚动排查整治,目前整治完成率达88.8%。巩固入海河流治理成效,常态化开展内海湾垃圾打捞,全力推进内海湾水质提升。同时,强化海水养殖环境监管,优化养殖尾水治污工艺,在全省率先推广使用生态环保浮球,切实减少养殖垃圾。完善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与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广澳港一期生活污水实现截污纳管处理,广澳港二期配套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达120吨。


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


在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的同时,汕头市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重点污染源监管,固体废物环境风险有效防控,做好疫情防控涉生态环境工作,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


汕头市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控,依法落实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有效地保障了重点建设用地的安全利用,2022年全市共有39块建设用地通过了土壤污染状况评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占比超九成的粉煤灰、炉渣及脱硫石膏,基本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全市生活污泥基本实现无害化焚烧处理;澄海、潮南飞灰填埋场全面完成建设。


在现有30吨/日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能力的基础上,汕头市新增建成投运一座50吨/日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确保医疗废物实现日产日清和安全处置。


同时,汕头市还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农村环境整治等3项年度任务全部提前完成,新增完成116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市累计共有1045个自然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0.3%;新增完成10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了11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新增完成70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全市累计共有260个行政村完成环境整治任务。


多措并举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提升


蓝天、碧水、净土不仅承载着美丽家园,更饱含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同时,汕头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稳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能力建设,谋划和推进低碳试点示范项目。


汕头市推进工业污染深度治理和城镇污水治理提质增效,完成63家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截至2022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累计减排量为8073吨、1909吨、1301吨、1528吨,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减排任务。完成碳排放核查和配额清缴,指导企业做好参与年度碳排放权交易准备工作,并指导潮阳区、澄海区率先自主完成区级2020年度温室气体清单编制。


汕头市还协助金融机构成功争取省首笔100万元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在汕头落地。推进南澳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项目,完成南澳县公共照明低碳改造和青澳湾碳中和示范廊道建设。


去年,汕头市统筹“放管服”改革和生态环境执法帮扶,深化环评制度改革,制定出台市生态环境部门贯彻落实“工业立市、产业强市”部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项措施,对重点项目开展环评“一对一”服务,助力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开展生态环境执法“一月一专项”行动,“零容忍”严厉打击震慑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组织生态环境执法“一季一帮扶”行动,助力澄海区澄饶联围区域企业提升守法经营依法排污意识,助力提升潮阳潮南两个印染园区绿色、低碳、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