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移风易俗 弘扬文明新风】澄海区莲华镇下长宁村:巧用小积分,助推大文明
2024-03-21
一大早,汕头市澄海区莲华镇下长宁村就有一群人挨家挨户检查,拍照、登记、评分……这是下长宁村的积分制管理模式,通过明确村民群众的行为规范和参与乡村治理的具体任务并赋值量化,同时由党员带头推进实施。
走进下长宁村,干净整洁的村道、秩序良好的门口,村头巷尾、房前屋后都有因地制宜建设的“四小园”。“这几年,村里环境大变样!”望着整洁如新的村道,下长宁村村民金叔脸上洋溢着笑容,“现在每家每户自觉清理门前的杂物、垃圾,整个村子比几年前干净许多。”
村子的变化,离不开“积分制”的深入推行。
近年来,下长宁村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有效融合,自主创建积分管理制度,逐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靓起来、乡村治理强起来、文明新风扑面来。通过党建引领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落地落实,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正逐步增强。
“旁观者”变“主人翁”
下长宁村位于澄海区莲华镇西北部,539国道旁南侧,西北与潮安区铁铺镇相接,东南与莲华镇上墩村、上长宁相邻,是革命老区村。
作为积分管理试点村,下长宁村积分管理制度在原有的村规民约基础上加以扩充完善,经过前期召开会议充分酝酿、积分事项公开公示、广泛征集村民意见,不断补充完善相关细则,并经户主签名确认,最终制定完成与积分管理制度相结合的新时代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群众的行为规范和参与乡村治理的具体任务并赋值量化。
为打通农村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实现“小积分”管好“大队伍”,下长宁村积极探索建立党员网格化管理机制。由村党总支部书记担任一级网格长,将3个党支部分别划分为二级网格,由村“两委”成员担任网格员,每个二级网格下设三级网格,由2名党员中心户担任联络员,各自联系7至11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6至9户群众,形成以党委为核心、网格员为线条、村民积极参与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同时,挂钩村级年度工作重点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组建“党员+群众”志愿者队伍,由村“两委”干部、党员牵头,联合村民代表、老年人协会等志愿者,每周定期开展主题志愿活动。如对村主要干道及“四小园”进行卫生保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及孤寡老人等。将乡村治理工作由村“两委”包办变为多方参与,有效促使村民群众对村政事务由“旁观者”心态变为“主人翁”心态。
通过抓实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增强村民群众对思想政治工作、平安建设、文明创建、乡村振兴有了更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增强对村集体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在全村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阶段以来,村内人居环境持续好转,并利用“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果,鼓励村民在村头巷尾、房前屋后清拆出来的空闲土地植绿增绿,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18个。
“小积分”促“大幸福”
新制度的实施,离不开奖罚管理。为了帮积分制这个“度量衡”配上一把有力的“指挥棒”,在内容选取上,下长宁村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各项内容巧妙融合,设置了爱国守法、移风易俗、人居环境、国土基建、尽责争先、公共服务等七大方面共50条规定,每个方面均就具体事项作出详细规定,阐明鼓励倡导的“加分项”和令行禁止“扣分项”,实现村民群众与村级事务全覆盖,不断提升当地村民的思想政治意识和综合素质。
打牌赌博、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故意破坏公共设施等会进行相应的扣分;响应文明城市创建号召、落实好“门前三包”、每月评比靠前将会得到相应加分。结合年终村民收益分配制度,建立一户一档,实行一月一审核、一季一公示,使村民自治行为标准化具体化,让村民自治工作可量化有抓手。
下长宁村将义务筹工筹劳纳入积分管理,与村财务管理制度、印章使用管理制度、年终村民收益分配等相挂钩。并实行荣誉激励,把积分考评作为评优评先、换届选举资格、年终村民收益分配、升学补助等相挂钩的重要依据。
该村整合村“两委”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小组长、村老协等多方力量,组建积分制奖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推行群众监督干部—干部监督党员—党员监督群众的三级闭环监督模式。
下长宁村设立积分服务点
年底组织积分评比总结会,将村民得分情况进行通报并整体排名,以“集体出资,以奖代补”原则,将村民积分结果运用于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分红。根据村民积分情况进行奖惩,三星至五星可以得到分红奖励,对扣分户进行惩罚。通过落实村集体经济分红找出户与户之间的差距,从而不断鞭策后进。
在宣传推广上,该村充分发挥党员在践行村规民约中的带头模范作用,以“两委”干部、党员代表为中坚力量,团结引领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和老年人协会成员等,在尽责争先方面率先垂范。
“推进移风易俗 共建文明乡村”——村规民约教育实践活动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积分服务点,为党员群众登记积分、推广积分制搭建平台,提供积分制度宣讲、积分签约等服务,同时开展“推进移风易俗 共建文明乡村”——村规民约教育实践等活动,广泛宣传积分治理的流程和意义,加深积分制管理在群众心里的知晓率、认可度,带动更多群众加入积分制行列,扩大积分制影响力。
“村治理”到“村智理”
“书记,你好,涵堤顶路机耕路因长期下雨,路面泥泞,影响村民出行。”“安排管线干部马上落实,结果请关注。”……这是下长宁村党总支部书记金田利通过互联网平台和村民的互动。
下长宁村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用活大数据技术,借力微信平台,推行云端上的党群服务中心“粤治美”小程序。利用“粤治美”小程序,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积分管理平台,并在党群服务中心和“粤治美”平台设立线上、线下民声服务窗口,建立党组织与群众沟通交流新平台,明确村民向村委提意见建议被采纳的,有积分加成。
把纷繁复杂的村级事务和乡村治理的各项要求细化为积分事项,鼓励事项为加分项,禁止事项为减分项。依托“粤治美”APP,以户为单位建立积分账号,把各户的基本信息、积分数据纳入平台,实现积分申请审核公示等服务“一网通办”。
村民通过APP就可以进行平台申报、查看积分、了解政策和线上兑换。
目前,下长宁村283户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全部入驻了“粤治美”小程序。通过推行“积分+数字”制度,下长宁村的治理走向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真正激发了群众自治的内生动力,推动“村治理”向“村智理”转变。
“积分制将村民心中所感、眼中所见转化为具体分值,“粤治美”小程序进一步优化积分制管理方式和村民参与渠道,让乡村治理由无形变有形。”村干部金映虹作为积分管理专员,她在每个月积分评比中,明显感受到村民参与全村事务积极性不断提升,群众自我管理的内生动力更足了。
“村里实行积分管理制度,内容大致是我们本来就要做的事,通过积分提高村民的参与感,大家会更加积极地参加村里的志愿活动和义务劳动。”下长宁村村民金叔对该村创建乡村治理先行示范村过程中推行的积分制管理大为赞赏,看着积分不断增长,他坦言“很有成就感”。